为什么职场中有些同事总是「答应的事不做」?这种人到底是什么心理?
这个方面我踩过大坑,遇到过违约率接近100%的合作伙伴。什么能力/意愿矩阵分析法,激励兼容法,都没有用。我常说自己创业一开局,就是地狱模式。
事实上,但凡能通过互惠的方式,让他人肯配合你,都不算是事。真正的难题,是你根本无从激励的那些人(比如混日子的体制内大妈)。
- 交付前,永远一副很配合的样子。
- 交付时就是一场艰难对话了。所有延期、搞砸,一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。找不到客观原因的时候,不好意思,我能力不足。
- 工作时间干别的也是能力的锅吗?这时候,对方就会开始撒泼,倒打一耙。对方说你没说清楚任务。你晒书面记录,对方又说你态度不好。
- 这时候,你明白了,这既不是能力的问题,也不是意愿的问题。对方的意愿,就像薛定谔的猫,永远是叠加态。而且,昨天有意愿不代表今天也有意愿。对方能力和意愿都有的时候,身体也不一定配合。
- 你给的激励如果不是马上可以看见的,就等于没给。就算是马上能看见的,给出以后就失效了。
- 所以,你想干预也没法干预。提前介入,问有没有卡点。问就是没有,除非你自己发现。但只要你留神,就一定会发现问题。你帮,对方说,那你自己能搞定,要我干嘛;你不帮,对方说你发现问题为什么不早说,锅全部甩你身上。
- 整场合作非常痛苦,我曾一度去看心理医生。
这是我第一次带团队,我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,希望自己能培养出好的帮手,不想像有些公司一样,动不动就赶人。结果就是证明我错了。很多企业之所以不培养人(比如字节),因为他们吃过亏。
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,选对的人比管理策略重要。人格底色是更重要的考量,不管是选事业伙伴,还是人生伴侣。虽然德鲁克讲管理要激发人的善意,但前提是对方得有善意。
其次就是创业者要有给自己项目兜底的能力。如果关键环节需要依赖别人,这事最后你往往做不成。还好,这件事我自己完全能胜任,结束合作以后,我的内耗大大减轻了,进展反而变快了。
事后,我分析对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原因在于:
- 对方成长于一个"资源靠人际关系来分配"的环境。
- 这样的环境里,做人生规划、讲上进、卷自己的效益不明显,不如什么人说一句话。
- 这导致对方对自己的要求极低,天赋点全部点在了情感操纵、向上社交上。
- 对方不满意自己状态,想着找厉害的人一起创业,跟厉害的人在一起,仿佛自己也变厉害了。
- 但本性难移,做起事来无法履约,对方接受不了真实的自己,所以就会谎话连篇。
- 对方遇到什么事,会把亲朋好友男闺蜜女闺蜜的电话全部打一遍诉苦,无法自己独自消化。
- 之前养过猫,但很快就送人了,甚至无法对一个小生命负责。
- 对方内在力量极度弱小,无法对自己负责,也无法对他人负责,自然是"答应的事做不到"。
一个逃避人生责任的人,你能指望什么?
遇到这样的人,千万不要想着可以改变对方,可以通过激励兼容来引导对方合作。
不要做别人的拯救者,你只会给自己惹来一身骚。
如果无法避免一定要和这样的人合作,记住:对方畏威不畏德。你要做到:
- 事事留痕,建文档,保存所有证据
- 所有达成一致的记录(DDL,任务要求,工作内容)抄送领导和所有相关同事
- 所有沟通都在公开的工作群里进行,私下不进行任何互动
- 一旦对方违约,立刻上报领导和人力部门,并主动参与对方的360环评进行反馈
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判断对方是真答应还是假答应。就是在交代任务的时候,直接询问对方执行细节。如果对方对答如流,说明对方有思考,配合的意愿还是很高的。如果对方顾左右而言他,说明对方根本没打算履约。
引用来源
为什么职场中有些同事总是「答应的事不做」?这种人到底是什么心理?问答
📌 来源:知乎
👤 作者:星日马
📅 发布时间:2025-04-17
西大职场上里面的恒河人,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