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特朗普宣布将于4月5日开始对所有国家征收10%基准关税

声明称,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%的“基准关税”,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。此外,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“对等关税”,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,所有其他国家将继续遵守原有的10%关税基准。声明还称,特朗普拥有“修改权限”,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。

声明表示,一些商品将不受“对等关税”的约束,其中包括已经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、可能受未来第232条关税约束的商品以及美国没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物。此外,金条、铜、药品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也不受“对等关税”的约束。

声明还表示,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,符合《美墨加贸易协定》的商品将继续获得豁免。

尽管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将有助于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,并振兴美国制造业,但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,这些关税措施将推高价格,损害美国消费者和美国企业利益,扰乱全球贸易,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。此前,已有多个美国贸易伙伴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应。

来自 央视新闻

过去几年,我们做美国法律业务有一个感受。特朗普在第一任期虽然狠话说了不少,但除了少数重点目标,大部分中国企业还算能低调拓展业务。

但在拜登时期,几乎所有中国企业都感受到巨大的合规压力。到我们这儿,表现就是有许多从来没做过美国法合规的新客户开始找我们做业务。

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复杂:美国联邦政府的执法能力非常有限。如果不能充分调动私营企业,光靠美国联邦政府的那点人手,很多政策都没办法执行到位。

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虽然在过去几十年增加了不少,但规模仍然不大。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全部加起来,从火星到海底,只有三百万人。

以海关和边境保护局(CBP)为例,他们负责管理全美国海关的进出口检查和执法,涵盖大约300个主要边境口岸,总共却只有六万人。

当然了,我不是说美国公务员少。美国广义的公务员的主体是各州的政府工作人员,联邦加各州总共有2200多万人,这可一点也不少。

但对于关税、外交等联邦事权,州政府人再多也帮不上忙。

这就导致美国联邦政府的所有对外政策,真正靠政府执法来实施的,始终是少数。

例如,拜登政府时期通过的涉疆法案,几乎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感。但美国海关因涉疆法案开展检查的,从2021年到今天,总共只有1.5万件,这其中真正拒绝入境的,只有8000多件。

同一时期,美国每天从中国进口的邮包,注意是每天,都有数百万件。

以美国海关的人手,绝无可能逐一检查进口邮包,连实质性的抽查都做不到。

拜登政府如何保证法案实施呢?他们把合规压力转嫁给美国的私营企业,要求美国的私营企业做好供应链合规检查,政府只在特定情况下事后监管。

绝大部分美国私营企业都老老实实地,把美国政府的要求原模原样地传递给中国供应商。这样,每一个美国的经销商和终端客户都成了美国政府的眼线,他们会一对一盯紧中国供应商的供应链合规。

从这个角度讲,拜登政府动员的政府执法资源绝不仅仅是美国海关的几万名公务员,而是把成百万、上千万最懂行业的私营企业,都变成了政府权力的延伸。

拜登政府时期的新能源政策也是如此。拜登政府通过的《通胀控制法案》(IRA)为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每台高达7500美元的税务补贴,但享受补贴是有前提的:

具体规则比较复杂,简单来说,如果要申请补贴,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必须有超过一定比例在美国(或美墨加自贸区)生产,而且生产商的中国背景也不能超过一定比例。

在过去两三年,我们不少客户为了申请补贴,把工厂搬到墨西哥或东南亚,逐渐剥离中国背景。这完全是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而自发的行为,几乎没有政府的监督。

如果一定要说美国联邦政府有所监督,就是在申请税务补贴的时候,美国能源部和财政部会对申请材料分别进行书面审查。

拜登政府实现的执法效果,远远超出他们付出的执法成本。

同样的事情,拜登政府能做,为什么特朗普政府不行?

因为拜登政府非常重视合规政策的可行性。企业配合政府实施合规政策的前提,是企业评估认为,遵守合规政策的收益大于违法的风险。

换言之,政府必须给企业一条出路,企业才能执行下去。

拜登给新能源企业留下了墨西哥和东南亚的窗口,试图逐步削弱中国国内的产能。特朗普无疑认为拜登的举措太慢。他采取的大水漫灌式的大棒政策,看起来很占媒体版面,但其实无形中把大量美国私营企业,也是美国政府执法的主力,推到了对立面。

以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禁酒令作比,如果美国政府精准打击苏格兰威士忌,可能确实可以让苏格兰产的威士忌在美国市场消失。

但如果美国政府通过的是全国性、一刀切的禁酒令,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如历史上发生的那样,大范围屡禁不绝的走私和私酿。

本来就是走私酒,当然无所谓产地在哪里。不光政策无法落实,禁酒令还会被由下而上地推翻,哪怕是通过严苛程序制定了宪法修正案也一样。

关税政策也是如此。

如果美国对中国加10%的关税,美国私营企业会把成本转嫁给中国供应商,让美国消费者感受不到物价上涨。

如果美国对中国加50%的关税,美国私营企业会督促中国供应商转移到墨西哥或东南亚,代替美国政府完成中美供应链脱钩。

但如果美国对全世界都施加高额关税,对中国的额外关税加总到100%以上,我反而乐观起来了。

不要说中国企业,美国私营企业自己都会想出办法来规避美国政府的监管。他们的这些办法,一定不是美国政府乐见的。

总而言之一句话,美国政府执法的主力是美国私营企业。

当特朗普站到美国私营企业的对立面,指望光靠几万名联邦政府公务员来推进实施,他的政策一定无法真正落实。

引用来源

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,对所有国家征收 10% 的「基准关税」,会对全球贸易带来哪些影响?问答

📌 来源:知乎

👤 作者:敏大

📅 发布时间:2025-04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