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家里人做了一段时间销售跑了几趟客户,回过头来对当程序员时的几个看法
因为家里做制造业小生意的,正好自己也离职状态,没事帮老爸代跑了几次客户,当了一个月的销售了。有几点感触比较深
自己社会化程度缺乏。可能因为长期在互联网大厂工作,三点一线,接触的人沟通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模式,比如适当地与产品以及跨部门之间拉扯,看上去很牛逼是不是?但真实涉及市场交易大家都是真金白银做底的,你会发现谈话有时非常直接。
过于注重面子。准确地说放不下身段,需要给人戴高帽的时候拉不下面子,需要匪气的时候又拔不出来。
不善于“骗”。这个“骗”字我这里加了一个引号,很多码农对技术又极大的信仰,觉得承载这种信仰需要一颗纯洁本分老老实实的内心。。。不知道别人是咋样的,反正我当初真就这么想的。任何市面上的产品都存在包装的成分, 巧妙的话术和适当的诡计在自由经济市场上是很有必要的。
没必要纠结不在目标里的东西,并且学会给人台阶下。不说现实工作里的业务 battle 了,v 站上都有很多整天为了语言框架吵来吵去不停的,长期浸淫这种氛围容易养成无端的攻击性,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,中途中可有可无的东西都可以忽略,注意力分散不值当。
大致就这些吧,29 了,感觉知道这些道理有点晚,可能一直温室里呆久了,和年轻的码农们分享下。
很难说这是技术人员的特点,还是不喜欢这些事情的人会流动到技术岗位上。 现实中也见过不少或者长袖善舞、或者喜欢拍桌子吵架、再或者吹牛逼画饼能力很强的程序员,这些能力实际上在互联网大厂都很有用。
还是有点区别的,拍桌子吵架画饼算不上有用的经验,因为没有拿钱做底,而是拿工作量或者代码做底。当拿钱做底的时候,你会发现行为逻辑又不大一样,拍桌子吵架会很 low
百分之九十的公司核心业务就是销售,卖不出去屁用没有。
其实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这么敏感。这位兄弟只是从不一样的角度体验了一下生活,然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感悟罢了。其实程序员的工作环境是很单纯的,从另一个视角看看世界怎么运行的也未尝不可。 另外我其实不觉得文中提到的一些所谓”销售的特质“,与程序员所推崇的技术至上是冲突的。越资深,需要处理的非技术问题就越多。销售有一系列很重要的能力——不是大家想象的很容易学会的吃喝嫖赌称兄道弟——而是怎样利用有限资源与对方达成合作,如何推销/营销自己等等,其实是很值得学习和研究的。
举一个例子,一般和产品 PK 需求的时候,开发经常是只能从成本角度出发考虑:实现难度,投入人力等等。但是还有一种角度,就是销售角度来看:实现什么功能,目标用户是谁,为了达成什么目的,有多少收益。如果都从成本角度来看,99%的需求都应该被砍掉。但如果想要做成一些事情,销售角度来看必不可少。 基于身边的观察,升的越快的开发 Manager ,越能跳出成本思维的窠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