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利波特小说讨论
赫敏让玛丽艾塔永久毁容,有没有太过分?
引用来源
来源:知乎
作者:kaye
发布时间:2025-07-01
国内很多人没有“结社”这个概念,一听到“社团”“组织”,以为就是那种学生会、羽毛球协会、小红书拼单群,动不动就讲团队合作、奉献精神,但从不问这个组织到底是怎么合法存在的。
在历史上,结社可不是这么温和的玩意。尤其是这种非法结社,在中世纪就是刀口上舔血的政治行为,搞不好你今天签个名字,明天就得去神圣罗马帝国的绞刑架上吊脖子。
中世纪的非法结社,最典型的就属“共济会”(Freemasons)、“玫瑰十字会”(Rosicrucians)和各类秘密兄弟会。这些组织存在的前提,就是官方权力的压制。
那时候的王权和教权都极度不信任“未经授权的集体力量”。
你要是几个工匠聚在一起讨论价格,国王会说你在搞垄断;你们几个人凑在教堂边上念拉丁文,教皇会觉得你在搞异端;就算你只是几个大学生读点柏拉图、谈谈自然哲学,城防骑士也可能在夜里砸开你房门,说你“图谋破坏教会秩序”。
为什么?因为人一旦组织起来,哪怕只是为了做面包,迟早也会意识到:规则,是可以谈的。
于是中世纪的非法结社,发展出一整套自保机制:代号、暗号、入门仪式、反告密规则,最狠的一条通常是:背叛者必须消失。不论是从肉体上还是名誉上。
这种文化在中国是难以理解的。因为我们从晚清开始就生活在一个高度集权社会,组织权从不下放。
“结社”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政治原罪感——你为什么需要团结他人?是不是要搞小团体?是不是不服管?所以中国人对“背叛组织”的理解,大多还停留在家庭伦理层面,比如“你怎么能告密”,而不是组织结构视角下的反人类行为。
现在我们回头来看DA到底是什么?
它是在一个由政教合一的体制(魔法部+霍格沃茨)垄断教育和传播的系统里,由一小群不信官方口径的人组建的,具有军事训练性质(防御魔法、攻击咒语),明确以推翻现有虚假叙事(“伏地魔没回来”)为目标的地下行动组织。
用现代政治学术语说,这就是个临时性的激进反对派军事训练组织。
玛丽艾塔干了什么?她不是退出,她是在接受了组织训练后,将所有信息上交给敌对体制,包括组织成员名单、训练地点、内容等关键信息。这不是“背叛”,这是通敌。
赫敏作为组织内部的结构维护者,设计了一个带有诅咒性惩罚条款的契约机制,就是照搬中世纪结社传统的“反叛者永久记号”制度。
你去看共济会历史,有的背叛者是被吊死,有的是被挖眼,有的是被永久驱逐。因为是儿童文学,赫敏只找了一个魔法上“最克制的羞辱手段”来完成这一使命。
从这个角度说,赫敏做得不叫狠,甚至可以说是过于文明。
战争是政治的延续。 你不能在要被枪毙的时候才说自己不知道卖情报是错的。
别搁这整你那破比喻了,你没看我都不稀罕理你,比喻都不会比来来回回只会复读,你比喻的对吗就反问来反问去的?就事论事不会论?
- 加入DA是不是自愿的?
- 在不告密的文件上签字是不是自愿的?
- 是不是说了签了字就不准告密?
玛丽埃塔既自愿加入了DA,又自愿签了字,然后又违反了诺言告了密,受到惩罚是不是活该?
就像刑法上白纸黑字写着不能杀人,你看过刑法知道杀人犯法,但你知法犯法就要杀,枪毙你是不是你活该?
拉人的时候没说是军队?“邓布利多军”几个大字可是在名单最上面写着的。更何况正是因为不是正式军队,所以才用脸上长痘这种不痛不痒的“惩罚措施”,只是能看出谁告了密而已。真要是军队,对付告密者就算不直接用索命咒杀了也得上倒挂咒吊上几天好吧。脸上长几个疙瘩算什么惩罚?